齐林书院 > 举世皆敌 > 第十四章 记名弟子

第十四章 记名弟子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举世皆敌 !

    无道散人看着顾君华,从他的身上,看不到半点路九霄的影子。

    他只是一个普通的、脆弱的少年,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面前这个新收的弟子,要比自己其他弟子看起来成熟些吧。

    成熟是因为受过了伤痛,并且记住。

    “你起来。”无道散人声音柔和。

    顾君华起身。

    无道散人跨进三清殿,转过身来背负双手。

    “跪下,行拜师礼。”无道散人此刻充满威严,这是顾君华从见到他以来,第一次完完全全感受到他道家天宗宗主的风范与威仪。

    刚才那一瞬,无道散人同样意气风发,但他给顾君华的感觉更加像是一个剑指苍天的豪侠,而不是一宗之主。

    “弟子守易,拜见师父。”顾君华跪下行拜师之礼。

    无道散人将他扶起,叹息道:“按理说你的拜师礼不应该如此仓促,但你的身份实在不宜声张,以后你就作为我的记名弟子呆在凡尘山,修习道术,直到有自保之力的那一天为止。”

    “守易明白。”顾君华点头,但面上却闪过犹豫之色。

    “你想问什么?”无道散人敏锐察觉。

    “弟子……何时能有自保之力?”顾君华的声音稍微弱了些。

    “等你通晓杂家修炼法门之后,再达到‘身分阴阳’的境界,就可以算是能自保了。”无道散人沉吟了一下,而后回答。

    “道法一重就可以自保了?”顾君华颇有些不信。

    “蠢!”无道散人不耐烦地从顾君华的屁股上踢了一脚,“只要你能证明你是道家弟子,以后出去就报本座的名号,谁敢难为你?”无道散人一边翻白眼,一边得意洋洋地掀起嘴角。

    顾君华露出一个“我懂”的表情。

    无道散人满意地点点头,一转身便看到众弟子们一个个蜂拥着围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师父师父,你刚才在和谁打架啊?”跑在最前面穿灰白两色道袍的大眼睛小道姑最先扑过来,拽着无道散人的大袖子问。

    “儒家掌门。”无道散人溺爱地摸了摸小道姑的脑袋。

    “那他人呢?”旁边一个小道士一边探头找,一边问。

    “他比较猥琐,不敢当面和为师打,就搞偷袭,可惜偷袭也偷袭不过,现在估计正躺床上哭鼻子呢。”无道散人伸手做了个鬼脸。他身旁的顾君华听到这番话后默默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众弟子都高兴地拍手,一个个赞叹自家师父武力无双,英勇绝伦。

    无道散人得意地接受着众弟子的崇拜,好一会儿之后才把顾君华拉到身前来对众弟子介绍:“这是你们的新师兄,道号守易,你们给他见礼。”

    年龄较小的小道姑和道士们这才注意到这个披着宽大道袍的人,认出这是今天早上拯救他们于晨课的“落水儒家弟子”。

    “他不是儒家弟子么?”有弟子问道。

    “嘘……他是儒家弟子这件事以后就不要说啦!”无道散人蹲下来哄这帮小孩子,“他仰慕为师的风采,所以脱离了儒家那个鬼地方来投奔为师,这件事不要让天宗以外的人知道!”

    众小道士小道姑们一个个用怀疑地眼神盯着无道散人。

    “君华师兄会画画,以后会帮你们每人都画一副,挂在你们床头,还不快去讨好他?”无道散人被这些眼神盯的有些无奈,连忙转移话题。

    “君华师兄……”众小道士道姑们便一个个围了上来。

    君子六艺,儒家规定所有弟子都要学习,顾君华也不例外,画是六艺之一。顾君华心里暗叹无道散人真会给他找事情做,不过他还是笑着与这些小师弟师妹们打招呼,分别问了他们的道号,好一会儿这些小孩子才散去。

    偌大的三清殿只剩下寥寥几个人,都是年龄与顾君华相近的几个道士。

    “守易见过各位师兄。”顾君华可不认为这些年龄相近的人也应该称呼自己为师兄。

    “师弟这一礼行的有点突兀,我们几个有些措手不及啊。”一个道士带领其他道士们对顾君华匆忙还了一礼,看得出来几人刚才有些没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毕竟突然间多了这么个与他们年龄相近的师弟,谁也不可能一瞬间接受。

    “我是师父的记名弟子。”顾君华道,“初来乍到,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众师兄见谅,多加提点。”

    “师弟客气……”几个道士笑笑,自发带着顾君华四处转悠,介绍各种道家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多时便是中午,顾君华正感觉腹中饥饿,犹豫着该不该问问师兄们何时开饭,就听到无道散人的声音从山顶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守德,你这不肖徒,要饿死为师?这么长时间了,饭还没做好吗?”

    “师父再等片刻,马上就好了!”守德的声音马上响起。

    “呃……为什么我感觉上到师父长老,下到普通弟子,个个都会传音之术?”顾君华问身旁的守虚,方才一番转悠,顾君华已经知道这几位师兄中以守虚年龄最大。

    “咳……”守虚等几人脸上闪过可见的无奈之色,“打从开始修炼起,师父他老人家教我们的第一种术法不是吐纳、不是吸引天地元气,而是传音。据说是为了方便,免得他想使唤人的时候找不到人。”

    几位师兄点头,额头上皆冒出一缕黑线。

    顾君华失笑。

    儒家提倡“君子慎独”,故此大多数弟子们平时都呆在自己的单独居所里,与师兄弟们交流甚少,传音之术这种算是比较普遍和通用的术法,也都是到弟子们将儒家功法修炼到第二境“教化生义”的时候才能开始学习,故此消息在儒家弟子间传播颇为缓慢。

    反观道家,人宗什么样他不知道,但在天宗,从一个时辰前无道散人与震长老对话,再到现在无道散人催饭守德应答,无不显示出道家在交流上的方便和人性化。

    当然顾君华确信这其实是因为无道散人比较懒的缘故。

    “最近天气冷,弟子们都不怎么下山,每天早上有晨课,晚上亦有晚课,晨课由师父教诵《道德经》,晚课则由八位长老分别教授战斗技巧、轻功、修炼心法、占卜之术等。”

    “师父懒……”守虚正欲继续说,但话到嘴边又把那个“惰”字生生憋了回去,咬着牙道,“师父他老人家每日繁忙,所以安排弟子们轮流去厨房当值与在山上修行的居士们做饭,按照规矩,明天应当就是新来的师弟你了。”

    顾君华顿时懵了

    君子远庖厨。

    虽然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说读书人不能去做饭,但长久以来,儒家还是默认形成了这样的规矩。

    顾君华活了十六年,打从三岁开始懵懂记事,这十三年来自己就没进过厨房。

    “呃……我是记名弟子,也需要做饭吗?”顾君华小心翼翼地问。

    “大家都一样,除了守道他们这些够不着灶台的,其余弟子都要做,不会做可以学,你放心,我们刚开始也不会的。”守虚看到顾君华的脸色,一下子便猜出他应当是不会做饭,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
    “天宗上下如今算上居士和修者,一共也不到一百个人,况且还有居士们帮忙,不会太难。”其他几个师兄也鼓励他。

    “另外,若是弟子们犯了错,也会受到责罚,比如今天救起你的守清师兄,就是因为和守心师兄一起偷师父的酒喝,而被罚洗男弟子们的衣服。”另一位师兄补充,顾君华敏锐地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幸灾乐祸。

    他想起了刚刚一身紫色道袍的守清,在奔上山来之时拖着的那个大木盆,完全足够把自己整个装进去,而那里边全是衣服,不由打了个寒颤。

    “师弟你是记名弟子,所以对你的管制不会太严,在天宗内部还好说,但放到整个道家……”守虚看着顾君华,眉头微皱。

    “放到整个道家如何?”顾君华知道“整个道家”指的就是天宗和人宗。

    “人宗那一脉一直想着压倒我们天宗,可是又碍于师父的威势,于是就只能让弟子们互相切磋,说是用来检验到底是天宗的路正确还是人宗的路正确。”守虚不耐烦地撇了撇嘴,“这几年,每每都要派人宗的弟子来挑战。”

    “忽然看到多了个人,肯定是要找你切磋的,所以你一定要赶快修炼道法,别让他们看出什么端倪来。”守虚语重心长地说。

    顾君华的心头略微有些沉重。

    他刚刚得知自己是杂家弟子,从无道散人那里知道杂家弟子可以修炼其余十家传承的功法,可这一切他却无法实现。

    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学习除儒家之外的其他功法,就连儒家功法,也由于某些原因而被卡在“赤子之心”阶段不能再进一步,成为书生剑士。

    “那下一次人宗的挑战是什么时候?”顾君华问道。

    “一般来说都在初夏,彼时温暖且阳气略重,适合弟子们修行切磋。”守虚想了想。

    约莫还有三个月的时间,顾君华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开饭啦!”厨房的方向忽然传来守德的声音,而后顾君华便只觉得眼前一花,无道散人披着一件破烂道袍就已经到了膳堂,把正端饭出来的守德都给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“每次就你做饭最慢!”无道散人不满地在守德脑袋上敲了一记,“逆徒,故意让为师挨饿!”

    守德嘴角颤了颤,终究是没敢说话,他确实做饭最慢。

    顾君华与几位师兄刚走到膳堂门口,就见到无道散人嘴里塞了个馒头,手指一比划:

    “守易,你去给坎长老送饭。”

    众道士侧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