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举世皆敌 > 第三十章 存在的意义

第三十章 存在的意义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举世皆敌 !

    怀着别样的心情,顾君华仔仔细细地观察着凡尘山,相对于孔圣峰的灵秀,以及孔圣峰上建筑的巍峨高大,凡尘山显得有些光秃秃的冷清,凡尘山上的建筑物,除了三清殿外,其他几个大殿也都是空旷寂寥的。

    弟子们也不像孔圣峰那样,有着掌门亲传弟子与普通弟子之分,显得杂乱无序。

    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,让顾君华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觉得很舒适平和,有了归属感。

    顾君华走着,慢慢顺着青石路下了山,他感受着刺骨的寒风与料峭的春意,不过再冷的风,也抵不过他此刻心中的苦楚。

    对一个人来说,最可怕的不是别人对自己的否定,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。

    顾君华现在就处在自己对自己的否定中。

    不过他并不像一般人那样堕落,因为他没有地方可以堕落,他现在身处的位置已经够低了。

    在下山的路途中,他不停想着,自己的道,别人的道,天宗与人宗的未来到底会因为自己有何改变,无道散人到底因为救了自己而承受着怎样的压力……

    他就这样胡思乱想着,不过无论怎样想,结果都是越来越乱,毕竟他并不清楚自己这个“杂家余孽”到底牵动着其他几家怎样的神经,想到最后他才发现,其实答案的不确定都是因为自己的无知。

    无知的活着,大概是自己现存最大的意义了吧?顾君华自嘲地笑着。

    约莫一刻钟后,顾君华终于走下了凡尘山,他坐在初善河旁边,偶尔有过路人用疑惑的眼光,看着这个静静坐在河边的年轻道士,但也只是多看几眼。

    顾君华的目光此刻都集中在初善河中,他看着那河中的水,尽管天气寒冷,依旧在往下游流动。

    如何区别水呢?都是那么清澈透明,可这一瞬流过眼前的水,却已经不是刚才的了。

    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顾君华看着初善河中的水,不由地念诵出《道德经》中的这句话,这句话的本意是说,最高处的善就是水,水善于滋养万物,而不与万物相争。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,所以跟道很相近。

    他觉得现在自己应该像是水一样,处在低处,可他又觉得自己不同于水,因为他并不能滋养万物,甚至……甚至连天宗都滋养不了,不止不能滋养,反而还给天宗带来了麻烦。

    他这样想着,越来越出神,并没有在意身边是否有别人接近。

    直到他想累了,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身后站了一个人。

    顾君华扭过头,看到的是一位与他差不多年纪的少女娇俏的小脸,然而,吸引他的是这张脸上,那柔媚明亮的眼睛。此刻眼波流转,如初善河中流动的水一样。

    他就这么看着少女,少女也与他对视,足足几个呼吸之后,顾君华才认识到了自己的失礼。

    他慌忙起身,下意识就想说出“姑娘”两个字,话到嘴边终于生生止住,抬手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“施主。”

    少女略微欠身还礼,顾君华这才将思绪收了回来,“贫道方才失礼了。”

    “道长多礼了,你们修道之人还在乎这些么?”少女浅浅一笑,消除了顾君华的忐忑。声音柔软如她的相貌,给这萧瑟的初春带来了许多暖意。

    “这么冷的天气,施主为何要呆在河边?”顾君华看少女不像普通人家的女子,可身边却没有个仆从,不由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“这么冷的天气,道长不也呆在河边?”少女反问。

    顾君华语塞。

    从小到大,其实他还没和其他同龄女子这样聊过天,面前这少女是除南宫雅之外第一个,可他却并没有感觉到不适应,似乎是这样一个天气促成了他俩的交流。

    “道长有心事?”少女看顾君华不说话,便又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顾君华笑笑,“心事谈不上,是我修为不够。”

    少女却将目光出神地投向凡尘山,口里喃喃,“修道,真能让人忘记烦恼么?”

    顾君华虽然不觉得这是在问他,可却也不由自主地被带到了少女的情绪中,同样双目放空,直视着面前的河里流淌的水。

    他想到了无道散人,道法高绝,战力惊天,如他这样的,应当称得上是修为够了吧?

    不也还是一样有着烦恼。

    他摇了摇头,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,而是对少女说:“这样的天气,施主一个人呆在外边不好,还是早些回家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道长关心。”少女点了点头,说罢竟然直接转身离去,没有半点拖沓,倒是自有一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潇洒意味。

    顾君华的目光在少女的背影上多停留了一会儿,便继续转过身去望着初善河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的是,少女在顾君华转过身之后的瞬间,便扭过头来,美目同样在顾君华的背影上打量了许久,而后一只手从狐裘中伸了出来,掌心中有一丝淡淡的蓝光闪烁。

    “虽微弱,却纯正的道家功法波动……”她盯着掌心中的那一丁点儿淡蓝色的光晕,而后又看了顾君华一眼,这才转过身离开。

    凡尘山上,顾君华的房间外,守心带着守道他们这些小道士道姑们望着房门上的锁,久久无语。

    “守心师兄,守易师兄呢?我还等着他给我画像呢!”守道最耐不住寂寞,率先发问。

    其他小道士道姑们纷纷把目光从锁头转移到守心身上。

    “我也不知道,不过我马上就把他找回来,你们先在这儿等会儿好吗?”守心受不了这么多孩子单纯的目光,在心里埋怨顾君华的同时脑袋也在飞速运转着。

    众小孩儿点头,守心提起一口气,内力灌注于双腿,几个眨眼的功夫便来到了守清房间。

    守清正在房间内打坐,感应到了守心的气息,散去功力,打开了房门。

    “你知道守易去哪了吗?”守心没有多说废话,直接问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守清的回答很简单,满脸冷漠,就要关上房门。

    守心伸手撑住房门,皱着眉头,“你去找他了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守清倒没有否认,而后又要关上房门,似乎对守心很不欢迎。

    守心撑着门的手微微用力,再次制止了守清,“你对他说了些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说我后悔救了他。”

    而后,守清双手发力,关上了房门,深吸了一口气之后,回到蒲团上继续打坐。

    守心叹息一声,四处扫视了一圈,最终起身飞上了三清殿,站在金顶上,他一眼就望到了初善河边有个人影。

    没有耽搁,下一刻他运起道法,展开了惊人的速度。

    凡尘山下,顾君华正望着河水胡思乱想,忽然感觉到有人疾速接近,扭过头来时,守心道袍飘飘,已经像乘着风一样来到了他的近前。

    “在想什么?”守心对顾君华笑了笑,下一刻便盘腿坐在了顾君华身边。

    “在想自己的道。”顾君华给出了一个不太准确的答案,道?他倒是想追寻,可其实自己也不明白。

    “想的倒是够深。”守心调侃了顾君华一句,而后正色道:“守清的话,你不要放在心上。”

    顾君华听到守心这么说,点了点头,但眼神还是暗了一暗。

    一个亲手救起他的人,却说后悔救了他,这让顾君华如何不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“守清只是不理解师父而已。”守心看顾君华,摇了摇头,“他只知道师父不容易,知道师父想守护天宗,可却不知道师父自己想要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师父自己想要什么?”顾君华品味守心这句话,而后想到了初次见无道散人,对方那豪放不羁的样子,再想想不久前无道散人霸气超群的样子,而后把目光投向守心。

    “我入师门比守清早,守清不知道的事情,我却知道一些。”守心望着初善河的水,水波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出光华,也反射在守心眼里。

    “世人只知师父战遍十家,却不知道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与人正经交过手。”

    守心的语气中,满是沧桑。

    “我刚记事的时候,师父他虽然喝酒,但也只是偶尔喝一些,并非像现在这样嗜酒如命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切,都是因为十六年前,杂家的覆灭。”守心说着,把目光投向顾君华,顾君华心里惊骇万分,不过面色却尽力保持着平静。

    “师父他为你挡下儒家《易》之震杀的时候,我其实就在不远处看着,也听到了你跪在三清殿前说的话,放心,我什么也不会说的。”守心笑了笑,这笑容让顾君华感到安心。

    “十六年前的中秋夜,师父喝了个酩酊大醉,那一夜我记得十分清楚,因为那天的月亮是红色的,我还看到,喝醉了的师父竟然望着月亮哭。”守心说着叹了口气,“师父追求武道多年,终于踏入功法第四境,力压同代其他世家掌门,可却在自己唯一的朋友受难之时,只能看着。”

    “朋友?”顾君华疑惑,“师父和杂家掌门是朋友么?”

    “作为这个世上唯一能与师父对战千招不败的人,自然是师父的朋友。”守心并不试图对顾君华解释多少,“以后你自然会明白。”

    “登凌绝顶,面对的却是难言的孤独,师父这些年来,一直都很寂寞。这个道理,长老们知道,我知道,守清不知道。所以他说的话,你不要放在心上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觉得你是天宗的负担,你,其实是师父的救赎。是他弥补这十六年来遗憾的希望。”守心看着顾君华。

    “救赎……希望……”顾君华咀嚼这两个词,顿时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。

    因为他的存在,对无道散人来说很有意义。

    顾君华的眼中也慢慢反射出了初善河水中的光亮。守心看着这一切,很是高兴。

    “回去吧,守道他们可是等着你为他们画像呢。”守心先站起来,对顾君华伸出了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