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举世皆敌 > 第五十八章 圣瑾

第五十八章 圣瑾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举世皆敌 !

    道家与儒家之所以不和,就是因为两大世家教义不同。

    道家主张“出世”,乃是“无为而治”,儒家主张“人治”,正好与道家教义相反。

    道家之所以分裂为天宗和人宗,也是因为天人二宗在互相之间坚持理念上的差异。

    道家当初就是因为有些人,慢慢不再认同道家原本的教义,认为理当有所改变,这些人有选择地开始“入世”,并且带动了其他的人,这才导致了最后的分裂。

    理念这个东西,听起来虚幻,可却在无形中主导了人的行动,也就改变了许多东西。

    天宗人宗彼此之间因为“出世”与“入世”争斗许久,天宗是一直倡导安心修道的。

    而今身为天宗弟子的顾君华却要踏入俗世,这可着实惊着了许多人。

    刚刚趁着无道散人愣神之际抢到了酒葫芦的守心听到这话也是一呆,无道散人抓住机会,把酒葫芦又夺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给我个理由。”无道散人把葫芦收起,不给守心留下一点儿钻空子的余地,慢条斯理道。

    “您那句话点醒了我,弟子想去这尘世中看看。”顾君华倒是没有隐瞒,不过也没有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那么清楚。

    “想什么时候走?”无道散人点点头,径直同意了。

    “三天后吧。”顾君华想了想,感觉三天时间足够,他身上的内伤已经痊愈,只剩下些皮外伤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无道散人应了一句,便没有再说什么,倒是众天宗弟子哗然,纷纷对顾君华的想法表示不理解。

    他们中的大多人都清楚顾君华身份特殊,是从儒家“叛逃”来的人,在他们眼中,没有什么地方比凡尘山更加适合他的存在了。

    事实也是如此,呆在凡尘山,顾君华就是无道散人眼皮子底下的座下弟子,儒家再怎么不甘心,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君华在凡尘山上逍遥,可一但下了山,再发生什么事情可就不是无道散人能管的了。

    “你考虑清楚了?”震长老问顾君华道。

    “考虑的很清楚。”顾君华点点头,以表示确定,事实上他根本不需要怎样考虑,关于以后何去何从这件事,他想了不是一天两天,今天他自解封印,也没想过能活下来。

    既然活下来了,也不想再无意义地去死,那么总要做些什么不是?

    顾君华的想法就这么简单,一辈子呆在天宗不是他的“道”,也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黑袍人的出现,让他完全认清了自己的身份,这是自出生以来就注定了的,不管“杂家余孽”这个身份带给他多少痛苦,这都是注定了的。

    无道散人说的“己所欲,亦勿施于人”让他对所谓的“仁”有了更深的一重理解,此刻他的心中不再把自己作为一个儒家弟子看,但也不把自己作为一个道家弟子看。

    他是杂家的人。

    他终究不属于凡尘山这个“出尘之地”。

    守清与守心走了过来,看着顾君华,想要对他说些什么的样子,可终究没说出来。

    顾君华到天宗以来,最大的感受就是,天宗弟子很少反驳别人,这一点应当继承于无道散人,这个男人将“道法自然”贯彻到了骨子里,连带对天宗弟子都是这样教育的。

    守德舍身祭火的时候,无道散人没有出手,顾君华自解封印的时候,无道散人没有阻拦,这都是因为无道散人觉得,每个人做自己的决定,无须别人的干涉,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考量。

    守心与守清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,故而话到嘴边都忍住了。

    众人在这个消息的冲击下,都忘了今天算是个高兴的日子,弟子们三三两两凑在一块儿,各自小声讨论着对于此事的观点。

    顾君华也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会影响外界对天宗的一些看法,故而他默默转身,往自己的房间走去。

    将房门反锁,顾君华倒头便睡。

    太累了,这些天神经都是紧绷着的,繁杂的事情结束后,他只想休息。

    这一觉睡的特别安稳,长久以来心中绷着的许多根弦一下子松开来,这让他全身心都放松了。

    这一觉睡了很久,等他醒来时,已经是晚上。

    醒来后,顾君华脑袋昏沉了一段时间,好不容易缓过来了,他忽然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:错过了晚课。

    他痛苦地抹了把脸,找出一套干净道袍换上,手忙脚乱地把门打开,而后飞一般地奔向三清殿。

    满天星斗之下,顾君华撒丫子狂奔,希望能赶得及。

    晚课不能迟,否则会被震长老重罚。

    他速度很快,丹田中的乌光漩涡在慢慢旋转,分出一缕缕内力自行灌注到他的双腿中,让他的速度再次提升。

    可当他来到三清殿前的时候,才发现大门打开,殿中根本没人。

    肚子“咕咕”叫了起来,顾君华左右望了望,想着此刻应该也没什么饭留给自己。

    三清像前的长明灯摇曳,灯光洒下,顾君华的目光自然而然就放在了……贡品盘上。

    “这样算不算偷窃?”他心中想着。

    肚子又“咕咕”响了两声,他一咬牙,大步迈进殿中。

    鞋子踏在地面上,发出空旷的回音。

    他径直走到桌前,抓起一个大苹果,用袖子擦了擦,“吭哧吭哧”地就嚼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守易,为师很失望。”身后一个略带阴森的声音响起,顾君华扭过头来,正是无道散人,他满身酒气,那双眼朦胧的样子显示是被顾君华吵醒的。

    “师父……”顾君华有些尴尬,面带愧疚地放下手中的苹果。

    “为师本来以为,儒家教育了你十六年,你在面临这样的情况之时,是能克制住的,可没想到……”无道散人面带悲苦之色,伤心欲绝的样子。

    顾君华低下头,面色潮红,他觉得很对不起无道散人的信任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你放着热乎饭不吃,竟然跑来这里啃苹果!在儒家这十几年白呆了!你们就是这样‘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’的吗?”无道散人哀嚎,伸手在顾君华头上狠狠敲了一下。

    顾君华吃痛,抬起头委屈地看着无道散人,当然眼神中更多是无奈与好笑,他觉得自己真是想多了,当初南宫雅来凡尘山的时候,无道散人就曾经给他拿了个苹果当午饭,现在怎么可能因为个苹果就这么说他。

    “热饭?在哪?”

    “厨房里,守清给你留着的。”无道散人打了个哈欠,“自己去吃,吃饭爱干嘛干嘛去,别烦我。”

    顾君华心中一暖,飞奔向厨房。

    他还是第一次在这样晚的时间里吃饭,感觉很奇妙。

    望着宽广的星空,他终于完全放松了下来,没有论道、没有杂家、什么都没有,只有一个看星星的少年,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最后的快乐时光了吧。”顾君华叹息,三天后,他就要离开这里。

    他就这样看了一晚上星星。

    第二天,他像平常一样来三清殿中,与众弟子们一起诵读《道德经》、吃饭、休息,晚课依然没有上,他就坐在房间中,默默练功,熟悉体内的杂家功法。

    三个月的苦练,已经让努力成为了一种习惯,第三天、第四天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第五天清晨,天还没亮,凡尘山上一片寂静。

    顾君华推开门,清晨的凉意扑面而来,他把衣袍往紧裹了裹,背上跨了个包袱,迎着这凉意走出去。

    脚踩在青石板上,略微有些滑腻,他走的越慢,越发现难走,索性跑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路跑下山,才发现山脚下站着三个人。

    守心、守德、守清,他们三个并立,正看向顾君华。

    “跑这么快,怎么,怕我再打你一顿?”守清取笑他。

    “嘿嘿。”顾君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。

    “这就走了?”守心接过话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保重。”守德最为直接,走上前拍拍顾君华的肩膀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顾君华分别与他们三个人抱了抱,而后便大步流星地往前走。

    守心三人转过身来,看着这个师弟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视线中。

    没有回头。

    三清殿的金顶上,无道散人揭开一个酒坛的盖子,抱住狂饮。

    一坛酒饮尽,他随手将酒坛一丢,酒坛落地,发出“哐当”的碎裂声。

    “要活着。”无道散人对着顾君华消失的方向喃喃。

    太阳升起,路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,顾君华就这么一路沿着初善河往前走,一个时辰后,他上了官道。

    官道上的人流量明显增多,有许多车队从这里走,看到这样一个年轻的道士徒步疾速赶路,很多人都邀请他上车,对于这些善意的帮助,他都笑着摇摇头。

    徒步行走,也是一种修炼。

    又走了半个时辰,前方出现了一道城墙。

    城墙很高,通体以黑石砌成,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质感,像是一头古兽沉眠与此。

    城门楼上,有着整道城墙唯一的白色。

    那是两个古篆字——近圣。

    不同于一般城门上的城名,都挂着牌匾,这两个字,竟然是刻在城墙上,铁画银钩,充满了遒劲的意味。

    顾君华眼眸亮了亮,加快了步伐,不一会儿便走到城门口,两个身穿黑色甲胄的士兵把持城门,其中一个看到他之后,竟然微微一愣。

    而后,这个士兵快步走了过来,手中持着一副画像,眼神不断在画像与顾君华的脸上跳动。

    “这位……可是凡尘山的守易道长?”士兵的年龄分明在二十五岁往上,比顾君华要高半个脑袋,此刻竟然称呼顾君华为“道长”,声音中还带着恭敬,这让顾君华好笑之余,也摸不着头脑。

    “贫道正是。”顾君华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我家城主已经让小的在此等候多时了,还请道长移步城楼上。”那士兵听到顾君华确认身份,神色更加恭敬。

    顾君华皱眉。

    他从未离开过孔圣峰与凡尘山,根本不认识这什么城主。

    “你家城主请我过去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士兵很是笃定,把手中的画像拿给顾君华看,以证实自己没有认错。

    顾君华虽然依旧摸不着头脑,但心里更想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,便跟着那士兵一路上了城楼。

    “圣瑾在此恭候多时了。”

    刚一踏上来,就听到一个清朗的男声,循声望去,顾君华看到一个人,身形清瘦,一袭白衫,有谦谦君子之气,语调亲和,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。

    可这人的脸上却戴着面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