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举世皆敌 > 第二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阳

第二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阳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举世皆敌 !

    红袍大太监的声音在齐王宫内回响着。

    三皇子和云鹤上人已经来到了老太监面前,算是“迎接”了对方一下,而后三皇子恭敬地问老太监道:“敢问李公公,毛大人他们来多久了?”

    那老太监沉吟了一瞬,答道:“来了有一盏茶的功夫了吧!皇上事先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,应该是突然造访的!”

    三皇子点了点头,又道:“守易道长是第一次进宫,很多规矩都不懂,待会儿还望公公多照应着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,殿下不去皇上那边儿?”李公公面露疑惑之色。

    “去自然是要去的,但父皇宣召的是守易道长,我跟着去不太好,所以这才拜托公公您先照应着一些,我稍后就到。”三皇子说话间,伸手从袖中摸出一块成色上好的羊脂玉扣,塞到李公公的手里。

    “殿下您?”李公公一脸诧异,急着要把玉扣放回三皇子手中。

    然而三皇子却不动声色地把手抽了回去,笑容和煦:“李公公您拿着吧,我这次出去偶然得到这块美玉,而父皇曾经赐我一块玉佩,这枚玉扣是用不着的。”

    “老奴也用不着。”李公公说话间,瞟了一眼那在太阳照耀下反射出乳白色光华的玉扣。

    这个动作自然被三皇子收入眼底,三皇子双手握住李公公那双洁白的手,严肃道:“您生活清贫,向来看不上这些黄白之物我是知道的,可您的家人呢?”

    李公公犹豫了,不知该怎样作答。

    “李公公跟在我父皇身边多年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难道还不值得一枚小小的玉扣?”三皇子又道。

    听到三皇子这么说,李公公点了点头,不再推辞,将那枚玉扣放入袖中,咧嘴笑道:“那老奴就收下三皇子这份心意。”

    三皇子微微颔首:“这才对嘛,时候也不早了,您先带着守易道长过去吧!”

    说罢,三皇子对站在一旁的顾君华招招手,“这位是我父皇身边的李公公,守易道长先跟着李公公去静安宫,我与上师稍后就到。”

    顾君华依言上前,双方互相点头致意后,顾君华便跟着老太监迈出了齐王宫。

    整座皇宫坐北朝南,齐王宫宫门向东而开,老太监带顾君华出来后,穿过一道长长的走廊,朝北面走去。

    一路上遇见了好几拨太监宫女,甚至还有另外的朱袍太监,但这些人无论穿着什么衣服,都对这位被三皇子唤为“李公公”的老太监行礼,十分恭敬。

    顾君华知道皇宫内的朱袍太监辈分很高,但身边这位老太监显然要更为特殊,其他的朱袍大太监见到后都要对其行礼,结合刚刚三皇子送其玉扣的表现,顾君华知道这位“李公公”是皇宫里了不得的一号人物。

    “李公公,贫道第一次进宫,对宫里的规矩并不了解,能否劳烦公公您讲解一下?”顾君华小心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呵呵,小道长客气了。”李公公看了看身旁的年轻道士,轻声道:“按道理说,无论是进宫求见皇上,还是被皇上宣召,见帝王都应该行跪拜之礼,然而小道长是道家天宗的弟子,并且在朝中不担职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位,应该可以免除凡礼。”

    兴许是受了三皇子好处的缘故,老太监并未拿出皇宫的那套“规矩”来限制顾君华,而是站在道家天宗的角度上为他谋取方便,他和颜悦色道:“毛大人他们忽然进宫,无非是想联合儒家、兵家找道家的麻烦,肯定会问一些刻薄的问题,小道长挑拣着回答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挑拣着答?怎么个挑拣法?”顾君华虚心请教道。

    “能答的答,不能答的不答,挑对道家有利的答便好。小道长你毕竟是个小辈,他们这些人能以长辈的身份压你,你也可以凭借小辈的身份耍赖。”李公公笑眯眯道。

    “多谢公公。”顾君华拜谢间,不由的悄悄多打量了身旁这个老太监一眼,心中感叹难怪对方能爬到这个位置,简直是人精,自己昨天晚上想了半夜都没想好的对策,仅仅一会儿的功夫便给他指了条明路。

    李公公虽然年迈,但腿脚却很利索,几句话的功夫,两人已经走出一大段距离,顾君华回过头望了一眼,已经看不到齐王宫。

    迎面传来潺潺的水声,两人沿着一条花岗岩大道走了百余步,踏上了一座足以供十人并行的石拱桥,桥下是一条小河,顾君华猜测这边是皇宫的护城河,河水清澈,朵朵莲花盛开,许多锦鲤悠然自得地在水里游荡。

    “老奴虽然久居宫中,但也知道宫外的事情,几个世家平日里忌惮无道宗主,因此只敢在背地里小打小闹,现在无道宗主身受重伤,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,但又不能去出尘山闹,因此很多事情,就只有找小道长你啦!”老太监忽然又道。

    顾君华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水至清则无鱼,凡尘山躲了这么久,终究也躲不过去啊!”老太监似乎心有感慨,叹息一声。

    两人已经走到了石拱桥的中间,一座比齐王宫还要高上半个头的宫殿出现在顾君华视线中,一列列身披银色甲胄的皇宫护卫如标枪般站在四周,在太阳底下极为显眼,顾君华知道这些护卫都是从四方异姓王手下的“银甲军”里选出来的,各个有着相当于民间二境高手的实力。

    “晚辈有一事想问公公。”下桥时,顾君华轻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请讲。”兴许是怕被那些银家护卫瞧出什么端倪,老太监不再和颜悦色了,而是摆出一副淡漠的样子,目不斜视道。

    顾君华沉默了片刻,而后道:“公公可知,皇宫里的那位四境强者在何处?”

    老太监的脚步迟钝了一下,而后马上又恢复正常,用眼角扫了顾君华一眼,皱眉道:“那等存在神秘莫测,洒家一个奴才怎么可能知晓?”

    “进宫前,三皇子殿下曾告诉我宫里有四境强者,农家掌门风萧雨前辈也曾明言,只有四境强者才能救家师一命,可我初来乍到,一个人都不认识,因此就只能向公公请教了。”顾君华没有在意李公公的反问,而是自言自语道。

    “既然是三皇子殿下对道长你说的,那道长你应该去问三皇子才对。”李公公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顾君华笑了笑,“有些事情,恐怕三皇子还不如您清楚吧?”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李公公没有再接话。

    顾君华看到对方这样的态度,心中暗叹一声,自己问这个问题其实也是病急乱投医,毕竟他只有五天时间,而眼下看来,对方貌似并不想告诉自己。沉吟一瞬,顾君华低声道:“是贫道唐突了,还望公公莫怪。”

    李公公的面色这才缓和了些,轻声道:“罢了,你也是救师心切,洒家不会怪你!”

    两人下桥后再无任何交流,沿着一条铺着红绸的大道径直来到静安宫前,李公公并未通告,直接就带着顾君华踏入静安宫内。

    踏入静安宫,入眼首先是一座一人多高、三丈多宽的巨大屏风,屏风的材质是上好的蜀锦,上面用各色丝线绣着一副江山万里图,展示了帝王的气吞山河。

    左右两侧是一排排木架,架子上摆放着各种古玩瓷器,空气中飘着一股莫名的清香,让人闻着不由精神一震,顾君华感觉一路走来的炎热和不适感都在这清香中消弭了大半。

    李公公迈着细碎的步子带着顾君华转过那幅“江山万里图”,穿过重重纱幔的前殿,来到后殿。

    在一座绣着“金龙戏日”的屏风前,顾君华看到了几张椅子,每张椅子上都坐着一个穿朝服的男人,其中有两个熟人:南宫圣和毛悟笃。

    “皇上,守易道长来了。”李公公跪在屏风前,轻声道。

    “贫道守易,拜见皇上。”顾君华双手抱拳,弯腰对着屏风行礼。

    “嗯,”一个苍老而杀意的声音自屏风后面传出,“赐座。”

    一个小太监搬过来一把椅子放在顾君华身后,顾君华道谢后坐下。

    “放肆,见圣上而不跪,这是你师父教你的吗?”顾君华的屁股刚刚落到椅子上,毛悟笃便冷哼一声,对他投来敌视的目光。

    顾君华看着毛悟笃,冷笑道:“我跪是跪皇上,又不是跪你,皇上都没说我有罪,你聒噪个什么劲?”

    “你!”毛悟笃显然没料到这个小辈竟然如此大胆,敢当着皇上的面来骂自己,一时间气的胡子直颤,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坐在毛悟笃身旁的南宫圣拍了拍自己这位“亲家”的肩膀,瞥了顾君华一眼而后道,“毛大人乃是朝廷重臣,何须与他置气,有道是‘养不教父之过,教不严师之惰’,不懂礼法是他师父的失职,毛大人教导,他不听是他的事。”

    南宫圣说完,对顾君华投来不屑的目光,仿佛面前的年轻道士是一堆垃圾般,丝毫不值得他这样身份的人多说一句话。

    “南宫掌门说的是,是老夫的错。”毛悟笃一脸笑容地附和道。

    顾君华看了看在场的其他几个人,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多是与毛悟笃相似的表情,显然就等着看自己的笑话,而待在屏风后面的皇帝也没发什么话,明显持观望态度。

    他心中冷笑不已,双臂抱胸,翘起二郎腿道:“南宫掌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,反正我天宗现在是虎落平阳,大不了就被几条狗咬上两口,忍忍便好了。”

    顾君华话音刚落,南宫圣的脸色马上就冷了下来,双目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杀机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