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鹤顶红不像白开水 > 第二章 卖姜翁的人生哲学

第二章 卖姜翁的人生哲学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鹤顶红不像白开水 !

    凌晨5点,我和外公已经沿着这条蜿蜒的盘山公路走了1个小时了。

    我背着背篼,里面装着一杆用旧了的称和秤砣,一捆用过的塑料口袋,有大红色,纯白色,墨绿色,无一例外,都被揉成了一团捆绑着。

    虽然背上的担子不重,但我实在走不动了。

    “外公,为什么我们要去隔壁邓家湾卖姜呀,走那么远,四爷爷他们,都是在咱们自己的集会上卖。”

    外公笔直精壮的背影挡在我前面,始终坚定向前。

    完全看不出他驮着满满一筐姜。

    外公可能不想搭理我,久久不语。

    一阵沉默后,他突然停下了脚步,将背篼靠在旁边的土坡上,为了保持平衡,显得有些吃力。

    “歇歇脚,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。他们这边离镇子近,买东西很方便,所以这个村子的人几乎都不喜欢种姜。这就是一个商机,我们把姜拿到这边来卖,每斤可以多卖5毛钱,再从这边的山上采些菌子背回去,一斤又能赚7毛钱。”

    我听的一愣一愣的,小声嘀咕道;“几毛几毛的存,存一辈子都没大钱。”

    外公拍了拍我的脑袋,包容的笑了起来:“我就是这样几毛几毛的存,把你妈和你舅供出去读了书。悦娃子你记住,哪怕日后再富裕,如果不懂得计划,不懂得节俭,那么家里有金山银山都会被掏空。”

    外公的眼睛炯炯有神,有种我无法反驳的光芒。

    不管他说什么我都无条件的接受,因为他真的特别了不起,十里八方的乡亲们都听他的话。

    外公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进过学堂。以前家庭占成分,不能读书。但他没有自暴自弃,而是躲在学堂外偷偷学习,饱读诗书。

    而且他还有项特异功能,双手可以同时打算盘,一辈子从未算错过帐。

    最后还把妈妈和舅舅都送出了这座大山,舅舅当年是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,拿着奖学金考进了知名大学。

    我为有这样的长辈而骄傲,欣喜的背起背篼:“出发喽,外公,我们去挣大钱喽。”

    圆圆的太阳刚刚升起,熙熙攘攘的人群夹杂着吆喝声,宣示着忙碌的早市开场了。

    外公只拿了一小部分姜出来,一个个按顺序,整整齐齐的摆在蛇皮口袋上,放了2排。

    我不解:“外公,为什么你不全部拿出来呀?别人的姜都堆的像座小山似的。”

    外公笑笑没说话,继续摆弄着手里的姜。

    不一会一位大爷走到摊前,左手提着二两豆腐,右手拿着一柄山水画扇子,时不时挥动着。

    虽是不说话,眼睛却直愣愣的盯着我们的姜。

    外公立刻站起身来,热情的向他介绍我们的姜,新鲜,没打药,摆出来的都是精品,9毛一斤。

    大爷没说话也没还价,眼神左右对比了下,买了一斤,晃晃悠悠的走了。

    接着外公又按照相同的方式摆放了2排。

    随即来了位大姐,蹲下身来翻看了下姜,一来就问卖价多少。

    外公不急不躁,耐心的说,摊上的一元一斤,如果还要背篼里的,就只要9毛一斤,他想快点卖完回家了。

    没想到那位大姐把我们几十斤姜全部买走了。

    她要那么多姜做什么?我百思不得解。

    接着外公带我去了山涧里,不远处,外公弯腰采着蘑菇,他说有的蘑菇有毒,不让我碰。

    我就抱着双腿,静静的坐在树下等。

    虽然我们那座山和这座山离得不远,但却有些不同。

    这里常年水源充足,茂密的树林比比皆是,连这样普通的山涧都布满了苔藓和鲜美的蘑菇,阳光稀稀疏疏的散落下来,宛若身处梦境。

    而我们那座山名叫悬崖湾,常年缺水,山上只有耐寒的松柏树存活了下来,风景也不如这边,对比起来,我们那座山的确少了几分灵气。

    本以为要很久才能结束的行程,在外公的带领下不到2个小时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回去的路上外公又给我上了一课。

    “首先你要晓得,我的姜和别人的姜没有任何不同,为什么我能很快的,以高价卖出去,因为我用不同的方式来卖给不同的人。

    第一位客人衣着随意,但是却拿着小块的豆腐和讲究的扇子,应该不会买太多东西,追求品质的买主。

    他不爱说话,至少当时不想和我们说话,那么我们就要主动和他找话题。

    让他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,

    我们卖的东西是不是他想要的,

    最后是他能不能买的起。

    然后第二位客人,一来就问最低卖价,一看就是个急性子,不想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再看她戴着金戒指,没买任何菜,那她肯定是想实在的交易,甚至是需要很多货。

    我告诉她买的多就便宜卖,她只会觉得我老实,人不如她聪明,这次的交易是她赚到了。

    如果我还像对第一位客人那么热情,她只会觉得我想赚她的钱。

    悦娃子看到了吗,生意里面包含着为人处事的道理,你要做个聪明的人,要学会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。”

    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早上出门前,外婆就说今天吃顿好的等我们凯旋。

    晚上就用白天采回来的蘑菇,炖了锅新鲜的鸡肉,外婆把鸡腿夹了一个给我,夹了一个给外公。

    香浓的汤汁上,漂浮着一层透亮的金色鸡油,蘑菇的鲜味完美的沁透进了鸡肉,火候足了,鸡肉入口即化,吞下去后唇齿留香,一口鲜汤下去又是满满的幸福感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太久没吃肉了,还是因为今天太累了,这顿饭真是格外的美味。

    老师教的成语可以来形容这顿饭,就是,嗯,人间美味,真是此鸡只应天上有,人间难得几回尝呀。

    晚上外婆还给家里的大狗阿黄,和3只猫猫都加了顿肉。

    但是特意嘱咐我不能给它们喂细小的鸡骨头,因为容易被卡死。

    外婆说这叫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

    我反复思量外公的话,他为什么一直给我讲怎么赚钱呀?

    不会是想让我一起赚钱,然后存着钱给我读大学吧?可我现在才上小学呢,老师都说我的成绩还没有妈妈和舅舅的一半好,以后我要是能考上初中,他就拿手掌心给我煎鱼吃。

    那一定是我想多了,应该是外公太爱钱了,就喜欢挣钱。教人挣钱纯粹属于他的个人爱好

    嗯?我突然茅塞顿开,一定是外公想培养我!长大后和他一起当卖姜翁!

    对呀!我可真是个读心小天才,外公那么聪明,做什么都能做好,连我的未来都为我筹谋好了!

    以后我也想和外公一样,做一个厉害又可靠的卖姜翁...

    【当夜】

    看着熟睡的孙女,夫妻俩满脸知足

    “老头子,你说咋们悦儿,以后当老师怎么样子?教书育人,工作又体面又稳定。”

    “嗯,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老头子,我认为当医生也好,救死扶伤,行侠仗义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好,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“你啥都说好,那你觉得,哪个最好?”

    “龙生龙凤生凤,老鼠的娃儿会打洞,做啥都好。只要别跟着我去卖姜就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