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漂泊的溪流 > 入土为安

入土为安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漂泊的溪流 !

    隔天傍晚村长过来告诉单姨日子看好了,就定在腊月十七,道士明天早上过来吃饭,然后一起上山去寻个安葬的好地方。单姨把村长交待的都记下了,挽留村长吃过晚饭再走,村长说:“我还得去找几个明天挖墓穴的人呢!明天你再给大家张罗饭菜吧!”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果然一大早村长就领着道士过来了,这是隔壁村的道士,这前后好几个村就这一个道士,一般家里有白事基本都是过去请的他。因为今天要上山道士穿的是便装,手里拿着个罗盘,墨斗等一些一会儿看坟用的东西。

    用过早饭,一行人往后山走去,在道士一番探穴掐诀后,最终敲定一块面朝朝西南方向后背靠山的地方,用刀把周围的杂草处理掉再用石灰在地上画好墓穴的位置才算完。当时正值晌午,阳光透过几棵树直射在那块地上,应该算是一块好地方了吧,小孩子也不懂这些,只是被交待先不要踩进那画好的圈中,究竟为什么不让踩也没细说。看完穴地就等回去叫人来挖坑了,然后再等吉日下葬。回去后又用纸写了下葬要用的香纸蜡烛鞭炮寿服等等。单姨按单子也都全部准备妥当。

    还抽空回了趟娘家,亲人见面又免不了一顿痛哭,得知女婿早已经身亡,当妈的也是心疼自己的闺女,怪她当时为什么不回家来,家里怎么还能少了你一口吃的啊!在外边遭那么些罪,这些年瞒着家里只道在外面的好,拉着闺女的手不肯放,眼泪鼻涕汇聚在一起,骂她黑心,不想着爹妈,整整六年了才回来。问她今后的打算,还这么年轻拖着两个孩子还是两个女娃,当初就不该收留那个捡来的,以后自己的日子可怎么过啊!想着都闹心,埋

    怨归埋怨,擦干泪还是给闺女做饭去了,恨不能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给闺女整上桌,这么多年真是难为孩子了,也不知是被柴火熏的还是辣椒呛的,一直在抹泪。单姨坐在灶眼边默不作声的烧着火,久违的温暖充满了整颗心。

    晚上娘俩在被窝说着知心话,母亲说来说去还是希望女儿能再找个合适的,家里有个男人帮衬着也不会那么难,单姨点头答应着有合适的会考虑的,只是现在孩子还小,怕是没有哪个男人能愿意一下养着三个没多少劳动力的人吧,况且还得供两个人上学。这些只能先放一放再说吧!家里大哥已经成家分出去单过了,还生了个小外甥。家里老幺也已经在镇上上初三了,平常也都住在学校,这次放寒假说是去同学家玩几天,到现在都还没回来。很长时间没见三弟了,出嫁时那小子还拖着鼻涕哭着不肯让二姐出嫁呢!现在估计都已经长成个大小伙子了。在娘家住了一晚上就匆匆赶回去了,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跟李婆婆,一大堆事等着她,母亲送了她好远好远,直道看不见闺女的身影,才抹着泪回家,后来听说,母亲这次回家就病了,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才见好。

    十七这天,道士穿戴整齐一身道士装备,嘴里唱念有词,摆阵做法,杀鸡取血屋前屋后的转圈作揖,最后撒米开路,跟做戏法似的一阵操作,等做完这一系列的动作用块红布包好姨父的骨灰坛子,再小心翼翼的放入准备好的棺木里固定好,棺木里按农村习俗在棺底铺了垫背钱,新被面什么的,还放了一套本来穿在逝者身上的衣服,因为只有骨灰坛子,所有叠好压在坛子底下了,前面还摆了一双新的千层底,道士边放置东西边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什么,待里面东西都放置好,封棺贴上各种符纸。然后沿着棺材念着咒语,单姨跟

    孩子们披麻带下跟在后面哭着一起转,转了好半天才停下来,然后做法礼毕,吩咐抬棺的八个人进来用绳索套牢棺材,一声起灵,哭声鞭炮声伴着唢呐锣鼓声一齐把棺木送上了山,道士又是手起刀落一只大红公鸡被抹了脖子,提着鸡围着墓穴走一圈,用鸡血跟着淋了一遍,道士又是一顿唱喊,唢呐起音,众乐器齐鸣,那种气氛下一行人又是放声大哭,在道士指挥下,棺木缓缓落下,念完咒语,填土垒坟,终于入土为安了,单姨又抱着坟头哭了许久,等哭完,每人拖了个树枝才回家去。那时候只知道让拖着就拖着了,并不太能理解里面的意思。

    回家做了很多好菜招待完帮忙的人,每人两包烟两瓶酒以示感谢,还给道士封了很大一个红包作辛苦钱。祭祀用得猪脑三心也给道士装上了。家乡的习俗这些祭祀用的都是要给道士带回去的。

    来个小故事,话说有户人家的闺女生得特别出众,到了适婚年龄很多上门求亲的,求亲词也被后人编成佳话。其中就有家有良田的上前说道:“家有良田几百亩,千箩万箩等你晒”,在那个饿肚子的年代有饱饭吃这无疑于是最大的保障。书生模样的也不甘落后,赶忙道:“待我状元及第,许你凤冠霞披”,意指跟着他以后待他考取功名就能做状元夫人,风光无限,可也有考到五六十岁也没混出个名堂的比比皆是。最后一个就是道士了,道士不疾不徐的唱道:“娘子你到我府上去,不用晒谷不用盼,猪脑三心是小菜”,道士家一般都不种地,但凡谁家有个白事请过去银钱自然少不了,回来时更是猪脑三心等一并祭祀都送给道士拿回家以示尊重,所以家中常年不断肉,可不就像小菜似天天都能上桌,平常人家除了财主谁家能天天吃上肉菜。最后女子父母一合计,闺女去了不用吃苦,

    还能天天吃上肉,可不比前面两个好啊!所以一番唇舌下,道士夺得头筹抱得美人归,也就慢慢流传下来成了佳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