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眼里有故事的人需远离 > 第五十四章

第五十四章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眼里有故事的人需远离 !

    “冬子,我会一直等你。”她说完,踩着高跟鞋哒哒哒的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她走了屋内一下清净了,他歉疚的说:“对不起,她又来骚扰你了。”

    我起身上前,蹲在他前面,脸趴在他腿上。

    “没事,她其实就是心疼你,我理解她。”我蒙蒙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总是喜欢替别人开脱,我希望你快乐。”

    “有你我就快乐。”我用脸蹭了一下他的腿。

    他抚摸着我的头发,一下又一下,我享受这种被爱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老公,我没有做饭。”我扬着脸说。

    “那我点餐送过来吃,你想吃什么?”他问。

    “我想吃点甜食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他知道我吃甜食是因为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,我还是依赖他,习惯了他做主给我点他认为好吃的,不过他点的我就是爱吃,谁让我有时很没主见,很纠结。

    以前这样的要求,他会开车带我出去,去他吃过的所有的好吃的地方,吃完饭看个电影散个步,再吃点夜宵,然后腻歪着一起回家。

    我趴在他腿上,思绪飘的很远很远,太多以前不会这样,好想回到过去。

    人永远都是自私的,我是真的很爱他,但是触及到自己内心的感受,就会很怀念他能站起来的时候,怀念他背着我奔跑,怀念他牵着我的手不放,怀念他开车时专注的表情,怀念他为我做的任何事情。

    他其实是最难过的那个人,可我自私了,我痛恨我的自私。

    我握紧他的手,内疚且依赖。

    晚餐有甜点,有我爱吃的素菜,还有我喜欢的家乡菜,我吃了很多很饱,吃完我就赖着他不动弹,不像前面一样做事有条不紊,我也发现他不太适应我不依赖他,他一直都喜欢我依赖他仰慕他,需要他照顾我。

    反转角色他不适应,我也不适应,回到原点试试,不一定他会更加适应,更加会感受到我的需要。

    我做他做不到的事情,他能做到的我都会依赖他,让他去做,我发现他脸上的笑容多了,抚摸我头发的次数也多了,他虽然起不来,但是他会主动抱我,还会亲吻我,就是没有最深的那一步,我知道他出问题了,他不说我不问,只要每晚能在他怀里入眠,那就是我最安心的需要。

    很多事情都不可能如想象中那么美好,会有意外会有各种插曲,我要保持好心态,这样才不能被再次压垮,毕竟我有爱,有爱着我的人,还有我爱的人。

    以前公司的会计张敏打电话过来,声音很低落,她说她离婚了,她再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,搭伙过日子,算计着过日子。

    她说离婚的时候才发现,同床共枕十年夫妻,在利益面前丑恶的嘴脸让她恶心,她说一想到和这样的人睡了十年,她自己都替自己恶心了一把。

    她老公跟她算所有他花费的费用,房子她老公要,车子给她,儿子也给她,她老公的存款她不知道,因为她老公从来不告诉她他挣了多少,他有多少,只是偶尔往家里买一点东西,家里大部分花销都是她出。

    张敏说他老公跟她算钱的时候,她都惊呆了,她的心越来越凉,前面还有不舍,现在不仅舍得而且还有恨意,为了得到儿子,张敏没要房子,张敏说她一直那么努力,一定会给儿子一个温馨的属于自己的家,她相信她一定会做到。

    我也相信她会做到,她是我身边很拼的一个女人,她不依赖男人,只相信自己努力了就会让自己过得更好,就像张敏说的,靠男人就会把自己靠的很惨。

    可我依赖我眼前的这个男人,他是我的全部,哪怕以后很惨我也会爱他,飞蛾扑火的爱很多,我也会这样的爱他,也许他才是我的劫,情劫的男女主角不都是这样,要经历很多,各种心情变幻,各种剧情转变,熬到最后应该会好的对不对?我问着自己。

    我又把自己分成了三份,一份给了他,一份给了女儿,一份给了儿子,然而我又失去了自己,在这个家庭里我是个合格的妻子合格的妈妈,在女儿那里我应该是那个自私的母亲,为了自己的快乐让孩子缺失童年里最重要的母爱。

    人生就是这样,各种角色没办法同时兼并,有人自顾不暇,有人如鱼得水。

    我是鱼他是水,没有他我觉得我会死。

    儿子越来越像他,那么一点点都知道耍酷,一般是不会笑的,只有看见我和家人才会歪着嘴笑一下,他爷爷奶奶每天开心的不得了,隔辈亲被显示的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女儿也是一样,被爷爷奶奶当宝贝一样宠爱,女儿每天也是很开心,跳舞给我看,唱歌给我听,还和儿子视频,血缘真的太奇妙了,儿子会看着视频里的姐姐呀呀说话,很激动很开心,每次视频挂了后会哭很久,第一句会叫的是竟是姐姐,当时把所有人都惊到了,也包括我自己。

    惊讶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动,作为妈妈,看见姐弟两人这样最是慰籍。

    挺女儿奶奶说,女儿出去就说她有弟弟,却不提张乐现在的儿子,因为只见过一面,而且表现的很防备女儿,女儿是敏感的,怎么能跟他们亲近。

    这边每次女儿打视频,都打在儿子奶奶微信上,次次都接,次次都和女儿互动,真的很感激,也庆幸自己遇到的老人都那么善解人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