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窃梦花都 > 第132章最牛逼的蝴蝶效应

第132章最牛逼的蝴蝶效应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窃梦花都 !

    贞观八年五月初五公历六百三十五年六月二十三日端午佳节,长安城弥漫着一股粽子的甜香,太上皇李渊居住的大安宫里热闹非凡。长孙皇后亲自给李渊梳头,皇后含着热泪道:“至尊年高,鬓发皆白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李世民一边给老爹剥粽子,一边陪着掉眼泪。皇帝皇后两口子的样子,要多恶心有多恶心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一边在心里暗暗赞叹皇帝皇后的作秀功夫登峰造极,一边称颂皇家父慈子孝堪为天下楷模。

    自从玄武门之变,李渊被逼当了太上皇之后,父子俩的心结就一日甚于一日,到了贞观三年,李世民干脆让李渊从从前的皇宫太极殿搬出去,到了狭窄逼仄的大安宫居住。索性是眼不见心不烦,干脆父子俩老死不相往来算了。

    到了贞观四年的时候,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这一年,大唐在与多年死敌突厥的战争中大获全胜,强大的突厥在唐军的兵势之下土崩瓦解,最后竟然连颉利可汗都被被俘送至长安。获悉此事的李渊显然回想起了,当年自己晋阳起兵之初被迫称臣突厥的屈辱往事,心悦诚服的慨叹:当年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,始终未能雪耻;今日我儿子灭了突厥,为我当年的耻辱报了大仇。

    李渊在大安宫内由衷的说了一句:“吾托付得人,复何忧哉!”

    在家国天下的大格局面前,李渊终于放下了,当年被逼退位之恨再也不必提起了,这个逼自己退位的二儿子,帮他报了国仇。

    李世民从内侍那里听到李渊这句话,算是彻底放心了,父子二人多年的心结算是打开了。为了庆祝打败劲敌突厥,太上皇李渊召李世民及王妃和众大臣在凌烟阁摆酒,酒酣耳热之时,李渊弹琵琶、李世民站起来亲自起舞,公卿迭起为寿,逮夜而罢。伴随着大唐国运的昌隆,皇家大团圆也逐步达到了**,与儿子关系渐入佳境的李渊开始部分回归了政治生活。而李世民也大度的允许了老爹的做法,甚至还加以鼓励。

    贞观八年三月,李渊宴请西突厥使者时突然大发感慨,“当今蛮夷率服,古未尝有”唐太宗听见后哭着给父皇敬酒,将功劳都追溯到了李渊身上,说的李渊好像比尧舜禹汤还要英明神武,极大的满足了李渊的自尊心。

    还是在贞观八年,李渊又回到了他熟悉的阅兵场上,重温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,太上皇李渊亲自临视,犒赏三军将士。李渊在阅兵后兴致大发,在宫中举行了一场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的盛大宴会。席间,李渊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,又遣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,场面盛大之极,李渊此时又发了一句著名的感慨:“胡、越一家,自古未之有也。”

    对于“太上皇”爱面子的路数越来越熟悉的唐太宗马上就接过了话,说自己从小就接受“太上皇”的教育,才有今天,平定天下的功劳“此岂臣智力,皆由上禀圣算”这场酒宴,又喝到了半夜。李世民算是把孝子这个角色扮演的淋漓尽致。

    李渊当年分封的诸王也被李世民将为公爵,李渊身边的亲信大臣也被褫夺了权力,既然老爷子已经心悦诚服而且远离了权力中心,李世民就不介意把这场父慈子孝的皇家闹剧进行到底,反正是怎么恶心怎么来。

    端午佳节,正是作秀的好机会,皇帝李世民给李渊剥粽子亲自喂到嘴里,长孙皇后给李渊梳头戴帽子,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,让人无法想象就在八年前,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恭等大将手执马槊威逼李渊退位,当时只要李渊嘴里说出半个“不”字,立刻就要人头落地。李渊当时倒也识趣乖乖的将皇位让给了这个二儿子,大唐才没有发生史官们喜闻乐见的儿子杀老爹的闹剧。

    “皇帝,我听说利州都督武士貜的女儿要入选秀女了?”

    李渊嘴里咬着粽子,含糊不清的道。

    李世民笑道:“父亲莫非是看上了武士貜的女儿?那就让她到大安宫来侍奉您。”

    这几年,也不晓得李世民是出于愧疚之心,还是担心李渊老而不死,不停的给李渊进贡奇珍异宝和美女,不得不说老头子的身体还真是不错,就在李渊幽居大安宫当太上皇的这几年,给李世民生了一大堆的弟弟妹妹。

    李渊淡然一笑:“我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,能不能活过今年都是未知之数,就别坑害人家小姑娘了。我是让你把她纳入后宫,赏武士貜一个恩典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有些诧异,武士貜出身寒微,不过是并州的一个富商罢了,祖上是卖蒸饼发的财,到了隋朝以后,蒸饼逐渐由祭奠天地的最珍贵食物,变成百姓的家常便饭,卖蒸饼不赚钱了,武士貜就贩卖木料,又狠狠的捞了一票,等到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,武士貜赞助了一大笔的军费。

    武士貜在开创大唐的功臣中,只算是很边缘的外围人物,出身又是低贱的商贾,太上皇李渊何至于专门为他讨恩典?还特意交代,要让自己把武士貜的女儿纳入后宫。

    “我儿,你可知当年雀屏点睛的旧事?”

    李渊微笑着道。

    李世民哈哈大笑:“若无雀屏点睛,哪里有朕?父亲当年技艺惊人,一百步外射雀屏,连发两箭都射中孔雀眼睛,技惊四座,外祖父才将母亲许配给了父亲,这可是我大唐的一段千古佳话啊!”

    话虽然这么说,李世民总觉得老爹当年是走了狗屎运,李世民号称是天下第一神箭手,死在他箭下的高手不计其数,但是他自己很清楚,一百步的距离要看见孔雀的眼睛都极为不易,更别说箭箭都射中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太了解自己的老爹了,李渊的箭法也算就一般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。自己的曾祖父李虎那是大魏的名将,曾经手拿一条铁棒打死过豹子,被称为大魏猛虎。祖父李邴的功夫就差了许多,轮到自己老爹李渊就更是一代不如一代。真不晓得当年他是怎么就飞将军李广附体,连发两箭都命中百步之外的孔雀眼睛。

    李家直到李世民这一代,才算是人品爆发,李世民的箭法当世无双、四弟李元吉一杆马槊也是威风八面,充分继承了曾祖父李虎的将门基因。

    “随我来!”

    李渊摆摆手,李世民跟着他走进了内堂。

    李渊哆哆嗦嗦的取出钥匙,打开了一个尘封许久的箱子,从里面取出了一张弓。

    “皇帝,你可知道此弓的来历?”

    李世民看傻了眼,一张怪模怪样的铁弓,表面上刷上了一层黑色的油漆,用金漆描画了喜鹊登枝,敲一下带有金属的声音,拿起来却轻飘飘的,勾一勾弓弦不足一石。黑色的弓体上有一个小小的金属轮,弓弦从上面绕过之后才搭上弓体,搞不清那有什么用途。

    “我当年就是用此弓射中的雀屏,若没有此弓,我就娶不到你母亲,也没有你们兄弟了!更不会有今天煊煊赫赫的大唐!我李家的江山社稷,皆由此而来!”

    李渊幽然的道。

    “父亲,莫非是此弓有什么惊人的来历?”

    李世民不解道。

    李渊笑道:“此弓乃是神仙所留,咱李家对外自称是道君老子的后人,虽然有些牵强,但是也不无道理,我李家和神仙确实有一段渊源。世民,你可知你的曾祖母是何人?”

    李世民更是被说的一头雾水:“曾祖母梁氏。”

    李渊哈哈大笑:“你的曾祖母是以国为姓,她因为功勋卓著被大魏皇帝封为梁国君,封地在宋州虞城县,那里是古梁国的地界,所以大魏皇帝赐你曾祖母姓梁,她的本姓是花,大魏将军花木兰就是我的奶奶,你的曾祖母!”

    李世民大惊失色,传说中那个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,居然是自己的曾祖母?天啊,她可是比自己绰号大魏猛虎的曾祖父李虎,更传奇千百倍的人物啊!从北方边塞到中原腹地,到处传唱着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女亦无所思,女亦无所忆。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……”

    尤其是李世民那个牛气冲天的姐姐平阳公主,她手下的那些娘子军,更是整日里嘴里不停的歌咏:“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”

    花木兰,那是隋唐以来,所有女人的偶像,只可惜,从北魏分裂为东魏、西魏之后,花木兰就好像从人间消失了一样,从此再也没有踪迹。只留下《木兰辞》百年来一直传诵至今。

    天啊,花木兰是自己的曾祖母?自己的血管里流淌着这么英烈的血液,这令李世民亢奋的难以自持!如果姐姐平阳公主知道自己平生的偶像花木兰,就是她的曾祖母,她会不会幸福的昏过去?

    随着李渊的讲述,一段尘封许久的故事浮出水面。李渊年轻的时候,偶遇了大将军窦毅的女儿,一时间惊为天人。但是窦家的女儿可不是随便能娶回来的,窦毅是北周的大将军,妻子是周武帝的姐姐,家室远在李家之上。而且窦毅常说:“我这个女儿相貌出众,又学识不凡,怎可随便嫁人呢!”

    这个死老头为了杜绝狂蜂浪蝶踏破自己家的门槛来提亲,居然想出一个绝招,画两只孔雀在屏风间,让求婚的年轻人在一百步之外各射两箭,谁能射中孔雀眼睛,就许配给谁。

    这可要了命了,一百步射中孔雀眼,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朝中亲贵子弟几十人都曾经试过,结果都是灰头土脸的铩羽而归。

    李渊自知本事不济,又心中不甘于是一病不起,眼看就要一命呜呼。看着乖孙子气息奄奄,年近八旬的老祖母花木兰心疼的要死要活。老泪纵横死劝活劝,但是李渊就是躺在床上耍死狗,硬是水米不进,扬言若是娶不到窦家女为妻,宁可死了算啦。

    如果李渊看中的是一般人家的女子,那李家还有办法,但是窦家女乃是窦毅大将军和长公主的女儿,窦家如果不同意,哪怕是皇帝都没办法。

    万般无奈之下,她带着李渊和几个心腹家人,偷偷从长安跑到洛水的北邙山,趁着夜色挖开了一座坟墓,取出一张样子奇异的弓。那一刻,年届八旬的花木兰老泪纵横,哭的几乎昏厥过去,被人从北邙山抬着下了山,回到长安之后就病了。

    就剩下半条命的李渊,发现这张弓极为神奇,仅仅用了不到一石的力量就能拉开,但是射程却超过了那些三石的强弓,这也倒罢了,而且还有三道颜色各异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成的瞄准线,更神奇的是开这张弓不需要直接用手指拉,一个皮质的套子勾在手腕上,前面是两个金属钩子拽住弓弦,开弓的时候根本不会因为弓弦的颤抖造成偏差。

    射箭水平也就半瓶子醋的李渊如获至宝,练了三五日之后就能百步穿杨,他断定,就算是从来没摸过弓箭的人,用这张弓练个三五个月,也比一般的神箭手还要厉害。

    为了让这张弓看起来普通一点,李渊找来工匠在弓体上涂上黑色的油漆,又用金漆仔细的描画,粗看起来就是一张装饰精美的描雀铁胎弓。

    神弓在手,李渊胆气倍增病也好了七八分,一边调养身体一边练习使用这张神弓十多日之后,年轻的李渊来到大将军窦毅家中求亲。李渊在亲贵子弟中,是出了名的废物,他来射雀屏引得长安城万人空巷,都准备看李家的败家子丢人现眼。

    一百步射中屏风上的孔雀眼?李渊能把箭射到一百步的距离,那就算是李家祖先有灵了!

    在众人的注视下,李渊不慌不忙的拉开弓,搭上雕翎箭连发两箭,正中孔雀的两只眼睛,惊得众人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大将军窦毅和妻子、女儿亲眼看到了这一幕,李渊穿一身明晃晃的铁甲,年轻的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信,窦家女看见李渊年轻英俊本来就有三分的喜欢,等到看见两支箭同时射中雀屏,更是喜的心头小鹿乱撞。窦大将军言而有信,当场就决定将女儿嫁给李渊。

    李渊有了这个势力浩大的老丈人,李家在朝中的地位迅速攀升,为后来李唐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。

    花木兰从北邙山回来之后就病了,年纪又太大药石无效,强撑着病体张罗孙儿的婚事,结婚当日,李渊揭开窦家女的盖头,花木兰看见孙媳妇相貌出众又知书达理,高兴的一口气没上来,在李渊新婚的第二天,笑着阖然长逝。

    听完了这段故事,李世民这才明白,为什么平日软趴趴的老爹,怎么会突然大发神威,两箭连中孔雀眼,原来是手中有这样的一件神兵利器。

    说完这件事儿,李渊又开始讲诉当年花木兰守军粮城的事情,故事的主角自然是那个来历诡秘,剃着可笑的光头的“华神医”李渊人老了就啰嗦,絮絮叨叨的从“华神医”给花木兰治伤说起,足足说了一个时辰才讲到“华神医”召唤九天神雷炸毁牤牛道,逼退了柔然人,保住了敦煌。

    “父亲,那这和武士貜有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“当时军中有一个大魏朝廷派来的侯官,名叫武小七,他化名孔三狗一直潜伏在军中,监视你的曾祖父和曾祖母。后来,华神医救了一个女子,许配给了武小七做老婆,他夫妻都深受你曾祖母和华神医的恩惠,武小七天良发现感恩戴德,从此他发下宏愿,子子孙孙为华神医守护衣冠冢……咱李家能有今天,都是拜华神医所赐,若没有他当年从天而降,军粮城早就被柔然人攻破了,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都难逃一死。若是没有华神医留下的这张神弓,我也娶不到你母亲,更没有你了……所以,咱们李家要赏武小七的后人一点恩典,算是酬劳他家几代人替华神医守灵的功劳。你纳了武士貜的女儿为妃,就等于又延长了武家几十年的荣华富贵!”

    李世民频频点头:“这个恩典是应该的,武家能有这样的心思,赏他家一个富贵荣华就是应当的,也算是武士貜的祖上给他武家后人留下的恩荫了……父亲,我想在社稷祠中恢复曾祖母的牌位,让后人都晓得,我李家祖上的女人也是名震天下的大英雄!”

    李渊的脑袋摇的像拨浪鼓:“皇帝,我的二郎,你执掌朝政多年,怎么还如此轻率?我李家的门第不高,已经被山东豪门轻视,你曾祖母花木兰虽然是巾帼英雄,但是她毕竟是边塞军户出身,若是传扬出去,山东豪门岂不是又多了一桩笑柄?此事断然不可行!”

    李世民如同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,立刻就清醒过来。李家是从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那一代才发迹,一直被那些绵延数百年的世家豪门所轻视,认为李家是暴发户。

    李渊当皇帝的时候,不惜胡攀乱扯,认道祖老子为祖先,又拉了虎皮做大旗,说自己是西凉皇帝李暠的后代。原本以为扯出个皇帝做祖先,应该能压住那些山东豪门了,结果弄巧成拙成了大大的笑柄,山东豪门寻章摘句,考证出那个自称飞将军李广后代的西凉皇帝李暠,居然是个胡人!

    李渊气急败坏又,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,依然是被山东豪门轻视,甚至皇家想和他们攀亲,都被这些绵延数百年的豪门傲慢的拒绝。

    皇帝的女儿,硬生生是嫁不出去了!

    李世民想了半天,咬牙切齿的道:“总有一天,朕会把那些蔑视我李家的蠹虫收拾的服服帖帖!”

    发了半天狠之后,李世民无可奈何的道:“可惜曾祖母一代女杰,可怜朕是堂堂皇帝,都无法为她老人家正名!”

    李渊长叹一声:“纵然是皇帝,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