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林书院 > 欢乐土匪闹民国 > 三九零章 纷沓而至

三九零章 纷沓而至

齐林书院 www.70shu.com,最快更新欢乐土匪闹民国 !

    鏖战半年,中苏两国终于准备签署和平协定,立刻吸引了各方目光。

    小小的同江城内分外热闹,除了南京政府派来了郭泰祺以外,几家重要的实力派也派出代表观礼,冯玉祥、阎锡山、李宗仁……三大巨头一个不落。

    这场签约仪式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,尤其是日本人分外活跃。他们先提出派来一个“官方顾问团”,却遭到肖林的坚决抵制,于是乎化整为零,高级官员以私人名义来到同江,普通喽啰马仔变身商人记者,就是为了探探中苏之间和谈的虚实。

    日本人早将东北地区看做自己的囊中之物,对这里的风吹草动都非常敏感,中苏之间,尤其是东北当局和苏联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,他们都急于了解所有的细节,以便主动应对。

    令日本特务机关失望的是,中苏双方的保密工作都做得极好,无论是高层试探还是外围渗透,始终不能掌握谈判协定内容,更不要说东北当局和苏联有什么私下交易。

    谜底只能等到签约后揭晓,正式签订协约的这一天,各种各样的人物早早围拢在签约会场外,心急火燎,蠢蠢欲动。

    从八点等到九点,又从九点等到十点,大家都等得焦躁不已的时候,总算有住持人出来宣布,中苏代表团已经完成签约仪式,即将发表联合声明,请大家稍候。

    这么简单?

    和事前的高调宣布完全不同,中苏代表团悄无声息就完成了签约,直接拿出了结果。报刊记者们大为不满,早知道如此,等在家里听消息就是了,何必辛辛苦苦跑到同江来受冻?

    不料,底下的过程同样是快节奏,无论是记者还是特务,都感到信息量严重不足。

    “众所周知。中苏双方在边境地区发生了一场令人遗憾的军事冲突,为边境人民和两国政府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,为了尽早恢复和平,经过两国使节磋商,中苏双方决定于即日起中止这场冲突。结束对立态势……”

    郭泰祺手里捧着一份别人给他的稿子。嘴里机械地念着。

    这份协定由东北当局和苏联人一力达成,和南京政府根本没什么关系,郭泰祺很不喜欢这种提线木偶的感觉。但是形势所迫,又不得不勉强为之。

    还好,协定内容不只局限于东北,新疆和外蒙的边境冲突也都有提到,苏联方面承认争议,暂时搁置以待解决。

    沙俄一共侵吞了中国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加上外蒙更达到惊人的四百万平方公里,这都是吃到嘴里的肉,能够逼着苏联人承认争议。已经是外交上的极大胜利。

    如此,不枉来同江一趟,足以向国人交待。

    果然,当这份并不太长的联合声明念完之后,会场内静了一小会,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
    中东铁路赎回。开放黑龙江水道,边境争端再堪议…..这一切已是非常完美的结果,中国记者洋溢的笑脸说明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“中苏双方业已达成共识,需要不断增强彼此的互信和了解,努力保持远东及东北地区的和平稳定。是双方的共同责任……”

    随着郭泰祺的声音,场内的日本人脸上神色变幻,阴晴不定。

    这些狡猾的骗子,公然愚弄整个世界,把中东路战争说成了一场军事冲突,可笑又可恶!要知道,当初开战的时候,两国可是正式断交,堂堂正正的打了一场大战,哪是简单的军事冲突。

    更令人不安的是,中苏双方竟然隐隐有合作的苗头,郭泰祺最后的一番话,其中隐隐有警告日本的意味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简短的签约仪式结束后,中方设下西式酒会,招待各方来宾。

    作为中国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,肖林出席酒会并致辞,在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中,对南京政府和东北当局推崇之至,绝口不提绿脚兵在这一仗中的表现。

    这就叫闷声大发财,和苏联人达成了好几项秘密协定,在军事和经济各方面都有合作的意向,绿脚兵在中东路战争中可谓满载而归。

    猪养的太肥,懒得哼哼。

    和众多宾客一一举杯叙话,苏联人、南京代表、日本关东军头面人物……肖林都报以亲切的微笑,感谢他们的莅临。

    “肖将军,您好,鄙人乃是晋省交际处长梁汝舟,能够与和肖将军见面非常荣幸。”说话的是个瘦瘦的中年人,金丝眼镜,文质彬彬。

    山西代表?梁汝舟,这个名字肖林听说过,他的心里动了一下,面上却没有带出来:“欢迎,欢迎,有梁先生代表百帅亲来,同江可谓蓬荜生辉,梁先生什么时候有空,肖林必定登门拜访,咱们好好叙一叙。”

    梁汝舟微微一躬笑道:“不敢劳肖将军大驾,本该梁某人主动拜见将军。这样吧,今晚肖将军如果没有别的安排,梁某人求与将军一晤。”

    “噢?好啊,肖某求之不得。”肖林不由得微微一愣,本来只是一句客气话,这个梁汝舟真能顺杆爬。

    梁汝舟追随阎锡山多年,是他旗下有名的纵横家,专门负责对外联系沟通。这些年军阀混战,阎锡山却一直左右逢源,其中不乏梁汝舟的功劳。

    二次北伐结束之后,山西和南京方面矛盾渐深,这个时候梁汝舟要单独求见自己,就显得颇具意味……

    正在走神的时候,身边突然响起一个沉稳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肖林将军,咱们又见面了。”

    抬头看,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,身形消瘦,鬓角花白,脸上两道深深的皱纹,平添了几分风霜之色,看上去有些眼熟。

    “你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肖林将军怎么忘了?咱们在浑善达克沙地见过面。”这中年人笑眯眯的,脸上的神情越开越熟悉,好像一个常常想起的女人,邵菊。

    “噢——。我想起来了,您是邵菊的父亲,刘克斌!”肖林热情地伸出双手:“伯父您好,您,您怎么会来这里?”

    下意识的。肖林压低了声音。虽然和苏联人的矛盾有所缓和。但停火协定中明确规定,苏联不能继续在东北宣传*思想,所有红色报刊杂志一律停办。

    蒋中正一边和其他几位军阀巨头闹着矛盾。一边还在奋力围剿井冈山的红军,国内大环境就是如此,刘克斌身为*高级干部,在明面上是不能曝光的。

    刘克斌微微一笑,道:“肖林将军如果方便,不如咱们晚上谈一谈?”

    怎么都这么神神秘秘的?肖林刚想答应,突然想起来梁汝舟,连忙改口道:“晚上……晚上还真有个安排,今天下午行不行?”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当天下午。肖林前敌指挥部内的一间静室,肖林和刘克斌相对而坐。

    “当年多亏肖林将军相助,我自天津脱险后辗转抵达苏联,和组织取得了联系,这几年一直共产国际工作,最近才回到国内。”

    刘克斌简单介绍了一番自己的经历。然后说道:“我这次来,是受组织上的委托,想和肖林将军建立进一步的联系……”

    苏联在绿脚兵手底下吃了大亏,把肖林的过往经历扒了个底朝天,发现共产国际下面的刘克斌父女和这支部队渊源颇深。喜出望外之下,当即把刘克斌派回中国,负责和肖林的联络工作。

    “好,好,好事啊。咱们自己打交道总是方便些,起码省了翻译啦。”不管心里怎么想,肖林面上都显得非常热情,然后又随意地问道:“不知道伯父这次来,是代表苏俄的共产国际还是国内的*?”

    “这个没有本质区别,王明同志早就说过,中国**是国际*之中国支部,受共产国际直接领导,中国的*运动是国际*事业的一部分,根本就是一家人。”刘克斌提到一个历史课本上的名字。

    王明?此人好像掌权时间不短,差点把红军送上绝路,具体情况肖林记不清楚,但也并不关心。

    “不,必须明确身份,这个很重要。”熟归熟,到了关键问题上,肖林毫不让步。

    刘克斌只好答道:“嗯,我的组织关系还在共产国际,不过很快就要调到国内。”

    稍微好一点,但还是不对劲,肖林又问道:“这么说来,伯父代表的就是共产国际,而不是苏联政府喽?”

    “一样的,苏联以党治国,共产国际的地位很高。”

    “不一样,政府和党派本来就不同,何况共产国际并不是苏共。”

    肖林的表情转为严肃,对刘克斌说道:“共产国际的政治色彩太浓,不适合绥远的情况,伯父这一趟恐怕是要空手而归了。”

    党派之争,政治斗争,肖林一向敬而远之,但是日本强敌在侧,又不得不和红色苏联合作,跟着来的麻烦也不少。这不是,刚刚和苏联达成秘密协定,共产国际跟着就过来了。

    共产国际受到斯大林的控制,一方面支持其他国家的*,一方面却在隐隐控制操纵,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,和他们打交道没有任何好处。

    “肖将军,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。”刘克斌的声调渐高,有些激动:“你现在非常危险了,知道吗?”

    “危险?什么危险?”肖林一愣。

    “你现在所走的道路非常危险,即将堕落成一个新军阀,毫无知识,毫无功能,干预政治,只顾自身小团体的利益……”

    “北洋已经被打倒,我怎么又成了军阀啦?”肖林微怒。

    “但你继承了还是北洋那一套,以中华儒家糟粕为中心,以封建伦常为纽带,全都是过时的东西。”刘克斌的声音越来越大,激昂不已:“你手下的军队维护的是集团的私利,依靠亲族、同乡、部下的私人关系来维持掌握,割据地盘,以军治政,非文治,非武治,早晚有走向覆灭的那一天!”

    肖林却愣在了那里,心中一阵迷茫。

    私兵。地盘,以军治国,这的确是军阀最准确的描述。自己本来是个懦弱自私的宅男,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军阀?

    刚刚来到民国,肖林只想混个温饱安逸。顺手就做了黑心商人。哪顾得上道德和操守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沉浸在物欲中的现代人,一点点地被民国的环境改变,不知不觉中变得杀伐果断。甚至登上了历史的舞台,千万人随他的一念之动而流血牺牲……这一切,到底是对是错?

    军阀,意味着人头滚滚,意味着血流成河,哪怕有抵抗外侮的遮羞布,也难以改变事情的本质。

    但是这一切难以回头,绿脚兵发展到现在,肖林身边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被这些人绑架着,肖林只能替他们的利益考虑,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。

    将来会怎么样,会发展到哪一步,肖林完全不知道。他如同推动了下山的石块,想停也停不下来。

    环境会改变一个人,时间会磨灭一切,别人所能看到的,只是光环照耀下的表面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对于共产国际抛出的橄榄枝。肖林最后还是将温言拒绝了,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刘克斌。

    敬而远之,肖林还是这个态度。

    在资本主义国家,将私有财产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极高的高度,和*完全相反,而这一点恰恰和肖林的观点符合。

    从本质上来说,人类就像寄生在这颗星球上的细菌,生物个体的本性决定了人的本性,归根结底都是自私的。

    不尊重私有,就只能是一群穷光蛋混在一起,无论谁稍微发了点财,都想赶快换个地方呆着,这个问题实在不好解决。

    不过在送走刘克斌的时候,肖林终于还是忍不住,询问邵菊的下落。

    “她呀,她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,将来肯定要回国参加革命工作……”刘克斌并不气馁,像肖林这样的高级军官大军阀,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,本来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通的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当天晚间,山西代表梁汝舟又来到了这间静室。

    梁汝舟此次来同江,背负着说客的任务。

    绥远就是绿脚兵从晋绥军手中夺过去的,肖林和阎锡山的关系本来不怎样,看到苏联人都被绿脚兵打败,阎百帅终于放下那些陈年旧怨,准备和肖林拉拉关系。

    之所以要拉拢肖林,百帅是为了对付另一位强敌——蒋中正。

    蒋中正和阎锡山自从开始打交道那天起,矛盾和隔阂就从没有间断过。二次北伐之后,各方实力派不断发起倒蒋战争中,阎锡山在其中和反蒋势力暗通曲款,有所应求,早成了蒋中正的眼中钉。

    阎锡山和蒋中正的矛盾不断激化,俨然已经半公开,山西各地国民党党部被关闭,人员被晋军抓捕,阎锡山又派出部队进入河南,努力争抢地盘。

    明眼人都看出,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,一场大战在所难免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阎锡山派出梁汝舟来到东北,对张学良进行了大量的工作,不过少帅这回非常冷静,也采取了两面应付,静观其变的策略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把张学良拉入反蒋阵营,最起码也要让少帅保持中立,张学良能给出这么个态度,梁汝舟就算不辱使命。

    除了坐拥三十万大军的张学良,肖林也引起了阎锡山的注意,绿脚兵十万人马,战斗力强悍,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
    “肖林兄,二次北伐结束后,蒋中正日趋跋扈,为一己之权势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,粤汉分裂,三全异议,理论各执一端,祸变相继不惜,令人慨然。”

    梁汝舟不愧说客出身,一旦提起政事,长篇大论,出口成章:“国家糜烂至此,百帅痛心不已,本想礼让为国,与蒋公共息仔肩,完成党事国事之决议,如有跋扈军人违抗国家命令者,再以党国元勋身份负责纠正。可惜蒋公不明百帅之苦心,贪权恋位,毫无解决时局,担负国家的诚意……”

    幸好肖林这两年苦读经史,总算听懂了梁汝舟半文半白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国家羸弱,时局动荡,人心思变,这种情形下只有下野,才能维持党内团结,解决困境……

    简单来说,就是阎锡山出了一记狠招,拉着蒋中正要求一起下野,结束个人独裁和军人干政,这种政治伎俩蒋介石当然不会上当,根本就没理阎锡山这个茬。

    “为了拯救国家于水火,冯焕章、李宗仁都有联合抗蒋之意,七十万大军不日将举起义旗,一扫蒋氏新军阀,肖将军,你可有什么想法?……”

    两个月后,过了农历新年不久,原北伐军二三四集团军(就是冯玉祥、李宗仁和阎锡山的部队)将领五十七人,由鹿钟麟领衔发表联合通电,拥戴阎锡山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,冯玉祥、李宗仁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,联军讨蒋。

    同一天,冯玉祥、李宗仁分别宣誓就任,中原大战爆发。